欢迎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院所合作】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科研院所)系列巡讲-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活动顺利举办

日期:2025-04-26来源:法学研究所

柳荫初密,暑意尚微。424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科研院所)系列巡讲活动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火热开讲。来自司法实务、法学理论等领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师生共赴盛会,展开一整天充实的实务-学术对话。

424日上午,系列巡讲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正式拉开序幕。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科研院所)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建伟主持活动。

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曹洁,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谢闻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周欣,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破产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徐子良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姚建龙、王理秋共同启动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科研院所)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巡讲活动,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兼具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注入新动能。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既有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又有东吴法学的底蕴和传承,是我国法学研究重镇。近年来,法学研究所在法学理论、公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领域都曾为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发挥过重要影响。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至今唯一合作的科研院所,法学研究所与上海法院共建实训基地,共办主题研讨会,已形成坚强有力的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本次巡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院校合作,将实务经验带进法学课堂,拓展了法治人才培养的新维度。

启动活动后,4位实务专家结合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和审判实践经验,以一线审判经验为引线,通过剖析鲜活案例的裁判逻辑,将法学理论与司法智慧熔铸于知识图谱之中,激荡出知行合一的思想火花。


曹洁《行政争议实质解纷的探索与思考》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曹洁现场授课

本次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巡讲活动,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曹洁领衔主讲。曹洁长期从事行政审判和司法研究工作,学术成果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她围绕行政争议实质解纷的探索与思考结合丰富案例展开”“兼具的讲解。本场讲座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涂龙科主持。

曹洁从新中国行政诉讼第一案讲起,系统梳理了行政诉讼的特点、现状和行政争议实质解纷的必要性,讲解了行政争议实质解纷实践中的常见实务问题,并结合上海法院集中管辖改革的经验,分享了对行政争议实质解纷相关问题的思考。实质解纷是行政诉讼的必由之路,曹洁表示,行政争议实质解纷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曹洁结合实务案例与经验总结,详细阐释了审查起诉阶段如何在适格被告的确定、起诉期限的审查等方面防止程序空转、促推实质解纷;在实体审查阶段,如何通过穿透式审判思维的运用等维度,更好实现定分止争,促进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此外,她还分享了对行政争议实质解纷相关问题的思考,让在场师生对行政诉讼如何更好地实现政治、法律、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李建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法院系统的行政诉讼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发展出了行政诉讼实质解纠的上海样本、上海经验,较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我国行政诉讼理念、技术、规范和效果不断发展,从行政诉讼领域体现了我们中国司法、中国法治的不断进步。

 

谢闻波《生态司法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司法护航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谢闻波现场授课

第二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谢闻波。作为实务专家,他的法检系统履历丰富,长期从事侦查监督、司法审判和理论研究工作。现场他以司法护航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生态司法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本场讲座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徐海琨主持。

生态司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上海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司法守护者,谢闻波结合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从生态司法的时代使命、立法支撑、实践创新、现实挑战和未来展望五个维度,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既有理论深度,又生动活泼的生态司法课程。生态司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和司法支撑,肩负重要时代使命。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出台,到上海市为保护中华鲟设立地方性法规,保护生态环境法律体系逐渐完善,在生态司法的实践创新上,上海法院环境资源案件形成“1+1+4”集中管辖的基本格局,加强生态司法的专业化建设,大力推进恢复性司法和协同性治理。面对生态司法的现实挑战,谢闻波提出将探索未来生态司法的智慧赋能,实现从人力到科技、从单兵到协作的生态司法转变。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环境法室主任彭峰表示,谢闻波院长的讲座分析了几个全国有影响的司法案例,是一场非常生动的环境司法课程,能看到其中理论和实践交织的成果。中国生态环境司法经过这么多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的典范实践。崇明生态司法是一张上海乃至中国的名片,期待在生态司法以及协同治理方面,今后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和提供更多的经验。

 

周欣《新时代轻罪审判的实践和思考》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周欣现场授课

第三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周欣。她是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刑事审判经验丰富。此次巡讲周欣和大家分享了新时代轻罪审判的实践和思考。本场讲座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室主任、《政治与法律》副主编陈庆安主持。

周欣从轻罪范围的厘定、新时代我国犯罪结构的变化和新时代的轻罪审判理念与实践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司法实务工作者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周欣认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快,新事物不断涌现,审理轻罪案件要秉持慎刑理念,契合社会发展新趋势。轻罪案件有社会危害相对较小,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因此在审理过程中要注重传承枫桥经验,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新格局。宽严得当、罚当其罪,要考量犯罪性质、情节、后果、主观恶性等,寻求”“有序平衡,回应人民群众法治新期待。轻罪审理融合情理法不是降低法律权威,而是通过精细司法裁量注入常情、关怀与正义考量,并延伸刑事司法功能,顺应社会治理新需求,实现以案促治,开启法治护航新局面。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涂龙科表示,周欣庭长讲座中选取的案例非常典型,而且将法理说得非常清楚透彻,令人受益匪浅。讨论轻罪治理,一方面能使诉讼程序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能促推在相应社会治理层面的制度更完善。轻罪治理要在政治效果引领的基础上,以社会治理为线索,以社会效果来反思和衡量它的法律效果。审理过程中不能机械思考,要注重实质解释。

 

徐子良《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破产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徐子良现场授课

第四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破产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徐子良。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长期从事商事审判工作的他,以如何发挥破产审判功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分享。本场讲座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环境法室主任彭峰主持。

徐子良系统全面地分享了破产制度的重要性、相关法律规定和功能,讲解了破产案件处理流程和市场化办理破产的情况,并从实务经验角度分享了破产事务面临的问题及实践成果,以及他对破产法的认识与思考。破产制度是社会面化债的重要制度工具,有益于民生权益保障和环境资源权益维护。破产程序不仅仅是分蛋糕,而且也是做蛋糕,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各方利益,促进市场更健康地发展。徐子良结合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的典型案例,对这三类案件类型的审理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他还与在场师生共同探讨关于破产管理人、庭外重组与预重整、执转破和衍生诉讼问题等破产审判实务问题。最后,徐子良介绍了上海破产法庭,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三家破产法庭之一,上海破产法庭是跨境破产程序的试验田,是数字赋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先行者,积累了诸多实务经验。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室主任王海峰表示,徐子良庭长的分享让我们认识到,从人民法院系统司法实践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实施,以及破产案件的审理过程,能充分体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人民法院追求良法善治的有益探索。

上海法院在积极推动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有效的经验、做法?

在生态环境案件审理中,人民法院如何将生态修复责任具体落实到判决执行层面?

如何区分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以及如何进行刑行反向衔接?

相较于重整,预重整具有什么突出优势?

干货满满的讲座,思维对撞的与谈使在场学子深受启发,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有思考的问题,实务专家们细致耐心地分别予以回答,使巡讲的教学成果更深入师生心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