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4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

 

 

 

 

学位授权

名称和代码

名称:法学

代码:0301

 

授权级别:硕士

学位类型:学术型

 

 

2024121 6

 

 

 


法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

 

一、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一)本学位点培养目标和主要的培养方向,年度发展概况

1、培养目标和主要培养方向

经过四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法学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严格按照国家法学研究生学位要求进行学位点建设、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力求将毕业生培养成为不但具有务实的法治信念和较为广博、系统、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同时具备独立分析研究理论问题与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并拥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技能,能够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发展需求,能够参与并推进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

2、2024年度发展概况

2024年,本学位点继续根据全面依法治国方略部署要求,以“排头兵、先行者”的精神,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以“国家高端智库”和“创新工程”为平台,坚持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双轮驱动,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各个领域的研究,为国家和上海的法治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2024年,本学位点全面启动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准备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合法学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新模式,从而进一步优化法学所研究生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师资力量和师资变动情况(含导师管理)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教学队伍,目前拥有41位专任研究生教师,其中拥有海内外博士学位39人,博士后13人;正高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3人;2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4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表一:本学位点师资力量和师资变动情况

序号

研究方向

专任教师人数

导师人数

正高级人数

博士学位人数

2024年新增教师

2024年新增导师

2024年退休、离职导师

1

法学理论

4

1

0

3

1

0

0

2

法律史

2

0

0

2

0

0

0

3

宪法与行政法学

4

3

0

4

0

0

0

4

民商法学

7

4

1

7

0

0

0

5

经济法学

5

4

2

5

1

0

0

6

刑法学

9

6

4

9

1

0

0

7

诉讼法学

2

1

0

2

0

0

0

8

国际法学

5

2

2

4

0

0

0

9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3

2

1

3

0

0

0


合计

41

23

10

39

3

0

0

本学位点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招收新生23人左右,具有接近1:1的高师生比。每位导师一年一般只指导1名学生,师生之间联系紧密,更有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为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提供了优越条件。

(三)科研情况

2024年,本学位点中标各级各类课题55项,其中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3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8项国家高端智库招标/定向课题,9项院创新工程课题,1项上海市党建研究会课题。此外还承接了各级政府机关发布的课题16项。国家课题和各级课题数量较去年有大幅增长。

表二:2024年中标主要课题一览表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经费

(万元)

1

范式转换视角下刑事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的衔接研究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09.14-未结项

陈海峰(课题负责人)

20

2

地方试验立法的实践样态与制度优化研究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09.14-未结项

俞海涛(课题负责人)

20

3

民法典中夫妻财产物权变动规则的体系协调研究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09.14-未结项

蔡蔚然(课题负责人)

20

4

GJZSYBBM-2024-002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4.10.08-未结项

孙祁(课题负责人)

20

5

行政不履责案件的司法审查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2024.12.04-未结项

8

6

上海亚太仲裁中心建设中激活国际投资仲裁新业态的立法要点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2024.12.04-未结项

8

7

大国网络空间权力合作、竞争策略与法律规制路径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2024.12.04-未结项

8

 

表三:2024年结项主要课题一览表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编号)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人(*)

经费

(万元)

1

科创板类型化退市中的投资者保护体系重构研究(20BFX127)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0.09.15-2024.09.05

张艳(课题负责人)

20

2

上海多层次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机制与实施路径(23692105000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03.20-2024.10.15

彭辉(课题负责人)

10

3

数据安全流通模式的建构与法律保障路径——以隐私计算与区块链的融合应用为视角(2269211140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2.03.01-2024.01.18

张艳(课题负责人)

10

4

检委会决策机制研究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07.27-2024.09.27

彭辉(课题负责人)

2

5

构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收监执行案件实质化审查模式--以撤销缓刑案件为切入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08.15-2024.07.31

陈海锋(课题负责人)

0

6

港澳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研究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港澳学位点

2022.11.14-2024.02.29

郭晶(课题负责人)

10

 

(四)学位授予情况

本学位点2024年共有硕士毕业生23人,分别是:法学理论专业1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1人、刑法学专业7人、民商法学专业 3人、诉讼法专业2人、经济法学专业5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人、国际法学专业2人。23位硕士研究生均已通过硕士学位的考试课程,取得课程学分,并完成论文答辩,经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被授予硕士学位。

(五)招生和就业情况

1、招生情况

根据研究生院统筹安排,2024年学位点计划招生人数为23人,实际招生24人,其中一志愿考生18人。2024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本科毕业于985高校的学生5人,毕业于211高校的学生2人;毕业于法学类传统名校“五院四系”的共有3人。

推免生接收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法学所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办法》和研究生院相关工作安排启动了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工作,并组织各学科组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推荐录取名单。最终,法学所成功招收4分别来自辽宁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优秀推免生顺利完成了推免生招录工作。

2、就业情况

学位点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受工作单位欢迎,工作岗位多为党政机关、司法实务部门、法学院校、律师事务所及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法务部门等。2024届毕业生的硕士就业率为91.3%。其中,1人考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攻读博士,6人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10人进入知名律师事务所,4人进入公司企业单位。

(六)思政教育和学风建设

本学位点高度注重思政教育与学风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工作,同时深入推进学风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方面,本学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有效开展面向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另一方面,本学位点通过规范教学工作和教师行为,正向激励教师团队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表率作用,以教师的自身表率作用言传身教,教育和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进取的良好学风和学术道德。

(七)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含教学科研支撑)

学位点围绕新时代法学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师资安排教学模式,注重加强质量督导,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科研支撑能力,着力推动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效果不断提升。

2024年,本学位点先后选派8名研究生分两期参与了上海法院实习法官项目,在实习期内承担特定审判辅助或司法行政工作,进行实务学习和实践锻炼,8名同学都顺利交付“三个一”实习结业成果。其中,第一期的李欣宇、贺飞等同学参与撰写的“调研成果”“法律文书”“典型案例”分别得到了4项优秀证书;第二期万百业、邹清欢、甘景辉和黄欣然撰写的“调研成果”“法律文书”“典型案例”获得7项优秀证书;万百业、甘景辉两位同学更是获得了综合考核优秀的好成绩。此外,本学位点还为学生提供了来自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闵行区人大立法联系点等多种实习机会,2024年共有4位同学参加了二中院的实习锻炼。同时,本学位点还安排学生参加社科院及法学所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和国际交流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的各项课题研究,发表研究成果,提高科研能力,优化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尤其显著的成绩。

(八)学术交流

学位点非常重视与国(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合作。目前已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广岛大学、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佩奇大学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科研院校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4年,本学位点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学术和司法实务部门合作交流,促进理论与实务的双向奔赴、双向融合

表四:2024年学术会议一览表

会议名称

举办时间

首届航运和游轮法治研讨会暨上海国际商务法律研究会航运和游轮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

2024.12.11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讨会(2024)“贸易与安全的国际法治”

2024.12.10

习近平法治思想高端论坛(202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与法学期刊发展”

2024.12.08

“数字丝绸之路:中哈两国的机遇与挑战

2023.12.02

中俄法律国际专题会(线上)

2024.11.27

“数字时代新型涉企网络犯罪”司法实务研讨会

2024.11.20

2024年环境法治国际研讨会“涉外法治中的气候变化”

2024.11.20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服务人民城市建设”专题研讨会

2024.11.19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学位点民商法研讨会(2024):“当代民商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2024.11.10

第十一期“外滩法治汇”:发挥“两公”律师作用,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2024.10.31

“双碳目标下公益诉讼的索与实践主题研讨会

2024.09.22

持续优化破产制度 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研讨会

2024.09.05

跨境电子商务的争端解决研讨会

2024.08.24

新时代证券期货犯罪刑事惩治与社会治理研讨会

2024.08.22

协同共治 守护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

2024.05.25

第三届“至正杯”主题征文颁奖暨“推进新时代诉源治理研讨会”

2024.04.24

开创商圈党建淮海红模式研讨会

2024.01.19

 

(九)论文质量和质量监督

法学所依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专门管理机构,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工作的规定》等规定,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实行“开题-预答辩-查重-盲审-正式答辩”的必经程序,拥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除此之外,从2022级学生开始,还增设学位论文的中期考核环节,进一步督促学生合理把握论文写作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加强导师对学生论文的写作指导2024年,本学位点硕士学位论文全部通过盲审。

2024年,本学位点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符合规范性要求的基础上,学术论点、结论和建议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内容能体现出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反映出作者使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熟练的技能;能体现出新的见解和一定的科研或技术成果。

(十)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

学位点重视围绕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点热点问题,组织科研与教学活动。在从事理论研究的同时,始终注重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对策研究,自觉为党和政府服务,为社会和地方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2024年,本学位点教研人员共出版著作8部,其中上海法治蓝皮书1部,院重要学术成果丛书1部,教材1部;公开发表论文及文章约66篇,其中发表在甲类核心刊物上有3篇,发表在乙类核心刊物上有22篇,此外,2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2024年,本学位点共通过国家高端智库专报、新智库专报等途径发表专报25篇,其中2篇获得中央部委正职及上海市其他正职领导肯定批示,3篇获得上海市及中央部委副职领导肯定批示,1篇被中央“五办二室”采用。另有1篇专报也被上海市主要领导批示。相比去年,本学位点教研人员的专报获得领导批示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2024年,本学位点的重要科研奖项再获佳绩。姚建龙所长发表于《中国法学》2023年第3期的论文《未成年人违警行为的提出及理发辩证》,获首届“高铭暄学术奖”;孙祁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项目。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硕士学位点历史悠久,积淀厚实,具有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近年来,学位点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学位点作为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点,共拥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但目前学科力量分布不均,部分学位点高级职称教研人员需进一步加强。

2学位点二级学科的培养方向主要围绕传统部门法领域,未能体现法学研究和教育的新方向,关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内容较少;课程设置整体偏向理论教学,进一步提高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比例。

3学位点的对外交流活动以学术研究为主,缺少在学生端的合作,硕士生对外交流人数较少。

 

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建设规划

2025年,本学位点将在继续做好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常规工作外,还将继续重点推进以下三项工作。

(一)全面启动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

2025年,本学位点将在院所领导、研究生院的领导下,全面启动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根据申报工作方案,本学位点将继续会同研究生院,通过招生宣传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一志愿报考我所;同时积极推动研究生推免招生工作,提前录取各高校优秀本科生,继续提高生源质量,提升第一志愿考录比。

在课程设置及研究生培养方面,本学位点将更加重视前沿类课程、方法论课程、案例类课程,并将一定比例的专业课程改为双语教学;进一步鼓励导师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参与各类征文活动,发表研究成果,提高科研能力;同时还将寻求研究生院的支持,建立模拟法庭,或者与战略合作的法院共建法学所的“模拟法庭基地”。

(二)编写研究生招生参考教材《法学导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一级学科招生命题需求的变化,本学位点招生自命题考试的必读参考书目《新编法学简明教程》已经逐渐显现出内容陈旧,无法适应新时代法学教育需求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招生和教学质量,推动我所学科建设,本学位点将由法学所领导班子、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统筹编写一本系统、深入、全面地阐述法学理论和法律发展概貌的参考教材,暂定名为《法学导论》。

(三)建立一级学科招生考试题库

为了更好的适应法学一级学科招生命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考试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平性,统一考试难度,更好地评估考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同时推动我所各学科建设,本学位点准备组织力量建立法学所研究生一级学科招生考试的题库。研究生招生题库建设小组由法学所领导班子、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题库范围将涵盖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等二级学科,在学位点层面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统筹命题,并定期更新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