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建伟
| 统筹发展“第一要务”和安全“头等大事”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事业奠定坚实的科学理论和指导思想基础。
「防范内外联动累积叠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突出创新发展在于总体思维,把分散的国家安全理念实践凝练为系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面对百年变局和复兴全局,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国家安全是一项涵盖国内外、涉及各领域各部门各条线、全方位多层次的总体性工作。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思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的总体统筹:
一是总体统筹新时代国家安全所处大局大势,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总体国家安全观直面风险挑战,强调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的结果,关键时刻要有亮剑和出手的战略勇气。
为此,有必要完善风险防控制度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各方责任,做好要素保障,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
二是总体统筹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三位一体、有机统一。
三是总体统筹发展“第一要务”和安全“头等大事”,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四是总体统筹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主要关系,统筹好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等关系。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任重道远。
总体国家安全观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同各国合力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公共卫生、难民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可以为推动解决地区热点和全球性安全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可以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提供更多合作契机。
五是总体统筹国家安全各个领域,统筹推进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重点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统筹把握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两个大局”。
方位决定方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推进国家安全工作必须统筹把握的时代背景和空间方位。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聚焦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和民族复兴战略全局。
同时,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持续发展演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必须立足国际变局来把握国家安全规律,树立底线意识和极限意识,发挥好保障和支撑作用,落实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领导论、总体论、宗旨论、道路论、体系论、共同论等核心要义,保障和服务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第二,统筹把握好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和国家利益“三个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安全宗旨论”,强调要实现“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和精髓。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国家安全领域的体现,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奠定了牢不可破的人民基础。
“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核心战略布局。
其中的政治安全,尤为需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下一步,要进一步围绕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强大合力。
第三,统筹把握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不能偏废。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家安全实力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国家安全实力。
同时,深入推进国家安全理念、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大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实现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动态平衡及互动提升。
第四,统筹把握好国家安全“五对关系”。
要总体把握、统筹协调好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五对关系”。
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推进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相互促进,对内推进治理、推进发展、推进改革、推进稳定,对外推进开放、推进和平、推进合作、推进共赢。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注重领陆、领水、领空等人民生存发展空间安全,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国土之上的人民安全。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注重维护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与维护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新型非传统安全的有机统一与不断提升。
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既是国之要务,本身也是安全利益;安全既是国之基石,也是发展保障。
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当代世界已是地球村,应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自身安全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国际共同安全的有机统一,推进构建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
第五,统筹把握好国家安全“多个领域”。
国家安全是一个普遍联系、有机统一的体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坚持统筹推进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等各领域安全。
具体来看,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和基础,军事安全、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和命脉,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土壤和保障,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等是国家安全的前沿。
要把握好新时代安全领域的总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注重前瞻性思考、总体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统筹性推进,全面把握,重点聚焦,抓纲带目,系统推进好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
前进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遇到惊涛骇浪。要牢牢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国家安全各方面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所长、上海市法学会国家安全法律研究会副会长 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