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对于新时代上海法治建设而言有何重要意义?即将迎来10周年的《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后的首本法治蓝皮书,又如何能更好发挥“智库”作用,更好定位发力,促进上海法治建设?
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上海法治发展报告(蓝皮书)研讨会。来自上海人大、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国安局、法学院校等理论实务界专家,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开创上海法治发展新局面”交流发言,深入探讨。
今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正式对“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了明确表述。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交流研讨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一项共同的重要任务。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上海社科院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上海法治发展报告(蓝皮书)》是当前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抓手。”王玉梅说,研讨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工作的落实,努力为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里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法治引领。”“十一个坚持中,我个人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值得进一步思考更多。”“以人民为中心,落脚点还是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上。”“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宣传非常重要。必须贴近老百姓,接地气。”……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与学习心得。
专家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新时代上海法治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法治蓝皮书将迎来第10本,同时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后的首本。”专家们表示,多年来,社科院法治蓝皮书真实、客观地记录下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法治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深入系统性分析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已经逐渐形成“品牌”。
“法治发展报告有没有可能做些前瞻性的价值判断和引领?”会上,与会专家还从蓝皮书如何更好体现前瞻性、引领性、实用性,如何为上海推进法治建设提供更好思路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并结合各自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了选题建议。
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表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正式提出是法治智库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为法治智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他看来,法治智库建设应当在学习、研究、贯彻、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找准应有定位,致力于成为全功能型、跨界性、复合型机构。当前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和引领,进一步编纂好《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是一项极其重要工作,对于新时代上海法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