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毕业于新冠 ——在上海社科院法学所202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座谈会上的寄语

日期:2020-07-13来源:法学研究所
致辞人:姚建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学在上社,毕业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祝贺同学们毕业了!

我长期在高校工作,带过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鲁东大学四所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去年11月来法学所工作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法学所培养的研究生,应当有什么不一样的气质?我想至少有两点:

一是有底蕴。法学所的研究生应更具有法学专业底蕴、人文社科底蕴和历史文化底蕴。这是由我们是除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外最大的法学所所决定的,是由“一对一辅导,985待遇”培养模式所决定的,也是由大家每天可以和其他社科专业的研究生和老师亲密接触的研究生生活方式所决定,更是由法学所“东吴遗风”的历史渊源所决定的。

二是有情怀。1952年,东吴大学法学院并入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华东政法学院整体并入上海社科院,翌年以此为班底成立了政治法律研究所。法学所老一辈研究人员群星璀璨,很大一部分源自东吴大学法学院,而且一直没有离开。无论是在东京审判为国请命,还是在香港回归前夕承担法律审查与翻译重任,法学所研究人员都曾经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国有召,哪怕是耄耋之年也必拄杖而出。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正是“东吴遗风”留给法学所最大的财富,也应是法学所研究生与生俱来的气质。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希望诸位身上能够永远保持法学所人以上两点鲜明的印记。

“云端”说再见,今天的毕业座谈会有些特别。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不适合说教,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感悟:

人生不能等待。刚到法学所工作,我就说要找时间安排和研究生见面、聊一聊,但总是太忙,也总觉得以后还有时间和机会。结果遇上了新冠疫情,和大家还没见上面,就要在“云端”说再见,真的很遗憾。这也是新冠疫情带给我的第一个感悟——“人生不能等待”。如果谁在三年研究生生涯中还有遗憾,包括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在今天这个毕业座谈会结束前,还有机会。

人生应知敬畏。作为经历过“非典”的一代,我们总以为历史不会重演,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天地之间人类的渺小和无助。纵是万物之灵,也应知敬畏。首先是敬畏自然,时常收起人类的傲慢。其次是敬畏规则——规则必须信守,不能视若无物,小到不迟到和不缺席,大到遵守和信仰法律。最后是敬畏规律——规律不可违背。大道之行,道法自然,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

人生要懂宽容。还记得年初四那天,正是疫情扑朔迷离的时候。在得知即将封城的消息后,我匆匆采购了一点应急物资,带着家人连夜驱车一千余公里赶回上海。真正的恐惧并非注定的危险,而是巨大不确定性。一路上,我很庆幸,至少还和家人在一起。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次病毒不放过人类,那该怎么办?凌晨回到上海,我终于想明白了:如果病毒不放过人类,也就是不放过自己,在搞死人类的同时,病毒也会同时搞死自己,所以疫情一定会过去。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生活乃至生存之道。人生不易,要懂得宽容,包括宽容他人也包括自己。

说再见是为了再见,祝福大家,法学所永远与你们同在。



返回顶部